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人工林栽培技术的栽培区划分、适生的杨树种和品种、苗木繁育、造林技术、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技术档案建立。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的杨树人工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硬枝扦插
以当年生长出的已经木质化的营养枝枝条做插穗,进行扦插育苗。
3.2
嫩枝扦插
以当年生长出的未木质化的绿色嫩枝做插穗,进行扦插育苗。
3.3
人工用材林
人工培育的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分为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用材林等。
3.4
人工防护林
人工培育的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护岸林等。
3.5
一般用材林
人工培育的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且生长指标达不到速生标准的森林和林木。
3.6
定向培育
从规划开始就确定培育目的和方向,按培育的目的和方向确定培育措施。
3.7
工业原料林
以生产工业用木质原料为主要目的,定向培育的用材林。
3.8
速生丰产用材林
选用速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杨树优良无性系,经集约管理,在较短的时间内单位面积产木材量较高的林分。
3.9
林业有害生物
是指影响森林、林木、林木种子等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林业病、虫、草等有害生物。
3.10
慢生杨树组
指以小叶杨、青杨等乡土杨树为代表的一类杨树,年均胸径生长量一般在1.5cm以下,定义为慢生杨树组。
3.11
中生杨树组
指以小钻杨为代表的一类外来树种与乡土杨树的杂交种,年均胸径生长量一般在1.5cm至2.2cm,定义为中生杨树组。
3.12
速生杨树组
指以辽宁杨为代表的一类黑杨派杂交种,年均胸径生长量一般在2.2cm以上,定义为速生杨树组。
4 栽培区划分
辽宁省适宜杨树栽培的地区划分为4个栽培区:
Ⅰ栽培区 中南部沿海暖温湿润半湿润区
Ⅱ栽培区 中北部平原中温半湿润区
Ⅲ栽培区 西部丘陵中温半干旱半湿润区
Ⅳ栽培区 东部山地低温湿润区
杨树各栽培区的区域范围及气候条件参见附录A,图A。
5 适宜栽培的种、品种(无性系)
根据不同杨树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生长速度,将我省栽培的杨树划分三个杨树组,即慢生杨树组、中生杨树组、速生杨树组。慢生杨树适生范围广泛,但在辽宁省杨树人工林生产中很少栽培,本标准不详细列出。中生杨树在I区主要用于防护林,不用于速生丰产林。各栽培区适生的杨树种、品种(无性系)见附录B。
6 苗木繁育
6.1 苗圃的建立和管理
按GB/T 6001-1985规定执行。
6.2 硬枝扦插育苗
6.2.1 适用范围
硬枝扦插育苗适用于青杨派、黑杨派等硬枝扦插繁殖容易或者经过促进生根处理扦插成活率较高的杨树无性系。
6.2.2 种条的采集
采集种条的时间一般在秋季落叶后,采集扦插苗当年生的主干、幼树上当年生长健壮的萌条、采穗圃母株上当年生健壮的种条。也可在萌芽前采集在田间自然越冬、无冻害的一年生健壮种条做为种条,这样的种条需要做促进生根处理再扦插。
6.2.3 种条的贮藏
秋季所采种条需要在室内或室外贮藏。室外贮藏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沟,沟深1m,宽2m。贮藏时先在沟底铺2~5cm湿沙,然后种条和湿沙交替放置,厚度均为10~15cm,直至距地面30cm左右,上部覆盖湿沙50cm左右。在沟的延长方向,每隔2m插几根秸秆直至沟底,作为通气孔。室内贮藏在阴凉的室内或地窖内,湿沙与种条层积放置,厚度也均为10~15cm,上面覆一层30cm左右湿沙。第二年4月份初气温回升时,扒出种条。
6.2.4 插穗的要求
选用种条的中段,木质化程度高、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营养枝种条剪成插穗。插穗长度15~18cm,插穗粗度1.0~1.5cm。必须用锋利的剪枝剪剪条,保证切口平滑。插穗上切口取在一个壮芽上端约1cm处,平截。下切口斜截,切削角度45°。
6.2.5 促进插穗生根的措施
措施主要包括沙藏催根法、水浸催根法及促根植物生长调节剂催根法。
插穗打捆后按照品种分堆放置在阴凉的储条库内,插穗一般放置4至6层,然后用沙子覆盖,浇透水。以后经常浇冷水保持沙子湿润,催根同时防止萌芽。
扦插前,将插穗放到水池中浸泡1-2天,使插穗吸足水分,准备扦插。
促根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萘乙酸、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其复配制品。详细处理方法参照产品说明。
6.2.6 扦插技术
6.2.6.1 整地与施肥
秋季深翻25~30cm,第二年春季耙地,做到地平、土碎、疏松。作垄,垄距50~70cm,作垄时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施肥量30000~45000kg/hm2,可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增减。
6.2.6.2 扦插时期
在春季芽萌动以前进行扦插。4月下旬至5月初,当20cm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扦插。青杨派品种提前3至5天扦插,黑杨派品种延后3至5天扦插。
6.2.6.3 扦插方式
大垄单行直插。插穗上切口与垄面平或略低于垄面,插穗与土壤接触紧密。插后灌透水,防止土壤干旱,插穗失水。
6.2.6.4 扦插密度
黑杨派品种扦插密度45000~60000株/hm2。青杨派品种扦插密度60000~75000株/hm2。
6.2.7 苗期管理
6.2.7.1 成活期
是从扦插时期起到插穗上端发叶和下端开始生根为止。此期从扦插后至5月中下旬,管理技术要点是防止圃地土壤缺水。扦插后即灌透水一次,此后根据苗圃土壤干湿状况,要适时适量进行灌溉,并及时松土保墒,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6.2.7.2 幼苗期
是从插穗地下部分生出不定根、插穗上端发叶开始,到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上升时为止。此期从5月中下旬到6月底。此期杨树插穗已生根,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在此期间可开始追施氮、磷肥,促进幼苗生长,干旱时及时进行适量灌溉,及时松土、除草。当树苗高达20~30cm时定株,选留1株干通直,生长最好的枝条。注意除草、防地下害虫和食芽害虫。
6.2.7.3 速生期
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开始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为止。此期一般在7~8月份。此期需肥、水最多,是决定苗木质量的关键时期。主要采取灌溉、除草、追肥、摘芽及防治食叶害虫等措施。
6.2.7.4 苗木硬化期
从封顶开始到落叶为止。一般情况下,不采取特殊管理措施。如遇秋旱,还要及时灌水,防止苗木干枯、提早落叶。同时要注意防治锈病。
6.3 嫩枝扦插育苗
6.3.1 适用范围
对白杨派等扦插生根困难的树种和数量稀少的杨树品种,可以采用嫩枝扦插方法。
6.3.2 控制温湿度
嫩枝扦插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为了较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嫩枝扦插育苗要在温室或者塑料棚中进行,采用50%的遮阳网遮光。
6.3.3 种条的选择与采集
采条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年母树。采条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最好早晨采条,防止枝条失水。
6.3.4 剪取插穗
插穗长度一般为7~10cm,保留上部2~3个叶片,每片叶片剪去2/3。
6.3.5 扦插方法
床面直插,用比例为2:1:1的细沙、泥炭和腐殖土的混合基质做为插穗土壤。扦插株行距5~10cm × 5~10cm,扦插深度为3~4cm左右。扦插前要用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
6.3.6 插后管理
采用间歇喷雾方法,使苗床基质保持湿润,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温度保持在20~25℃,2~4周内插穗可以生根。逐渐增加通风、透光度,把空气湿度逐步降低到40~60%,使幼苗逐渐适应自然条件。再经15天左右的炼苗,即可移苗栽植。
6.4 苗木调查和出圃
6.4.1 苗木调查
在苗木生长停止后,按品种、苗木种类分别调查苗木质量、产量。
6.4.2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包括起苗、苗木分级、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
起苗的时间要与造林季节相配合。在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后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随起随栽。
起苗要保持根系完整、不折断苗干、不伤顶芽。起苗后要进行苗木分级。
不能及时移植或包装运往造林地的苗木,要临时假植。可就近选择背风、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壤湿润的地方假植。假植前要挖深30cm至50cm、宽50cm至80cm的假植沟,土返到沟的一侧形成坡面,坡面与地面呈45度角,沟长视苗量而定。苗干沿坡面、根部朝下放在假植沟内,根部培碎土、踏实。
苗木调运前要进行检疫。运输苗木根据苗木种类、大小和运输距离,采取相应的包装方法。要求做到保持根部湿润不失水。
7 造林技术
7.1 林种
杨树栽培林种主要有用材林和防护林,杨树用材林包括一般用材林和定向培育用材林;杨树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护岸林等。
7.2 造林技术
7.2.1 栽植密度和轮伐期
7.2.1.1 栽植密度
一般用材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要求一次定植,栽植密度在主伐前不再调整。参见附录C。防护林初植后,视不同组别密度调整1~2次,以尽早调整,不影响林木生长为原则,参见附录D。
7.2.1.2 轮伐期
一般用材林和防护林限定了轮伐期,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轮伐期确定以造林设计为准。参见附录E。
7.2.2造林地选择
应选择河流冲击平原、河滩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PH值在6.5~8.0,地下水位1~3m,含盐量在3g/kg以下,土壤质地为沙壤、轻壤和中壤。
7.2.3 整地
要求全面整地。全面清除杂草、树木和伐根,用拖拉机全面翻、耙、压,翻地深度25cm 以上,耙碎土壤,镇压平整。最好种植豆科农作物1~2年,然后造林。
7.2.4 造林季节
根桩苗最好在秋季杨树落叶后、土壤冻结前造林,也可在春季土壤刚化冻时造林;整株苗在春季土壤刚化冻时造林。
7.2.5 苗木准备
7.2.5.1 苗木规格
用材林一般采用一年生根桩苗造林,中生杨树要求地径1.5cm以上,单侧根长15~20cm;速生杨树要求地径1.8cm以上,单侧根长15~20cm,根桩高20~40cm。用材林也可采用1年生整株苗或2根1干苗造林(主要是中生杨树组),苗高2m以上。防护林,中生杨树一般采用2根1干、速生杨树采用1年生整株苗造林,苗高2m以上。
7.2.5.2 苗木处理
造林前苗木应浸泡,整个苗根要全部浸入水中。浸泡时间1~2d。栽植前进行修根,单侧根系长保持在15~20cm,侧根有轻微劈裂或折断的应将此部分剪去,剔除根系严重劈裂及病害侵染的苗根,苗木分级后造林。
7.2.6 栽植
7.2.6.1 定点挖穴
造林前需要在林地上按造林设计确定的配置方式和株行距定点,点的标记要清楚,然后在已定点上挖坑。栽植穴规格长、宽、深一般为0.4m×0.4m×0.4m、0.4m×0.4m×0.5m、0.5m×0.5m×0.5m。
7.2.6.2 栽植方法
将根桩苗放进坑中心,回填表土至苗木的根际处,然后扶正、提苗、踩实,使苗干上切口与地面平行。然后再次填土,填平踩实后,苗干上切口似露非露,再将苗木全部埋上,并留一个高约10cm左右的防寒土堆,第二年春季萌芽前扒掉土堆。整株苗造林采用大坑中心栽植法,要保证根系舒展,浇足底水,扶正培土、踩实。
8 经营管理
8.1 林地土壤培肥
8.1.1 林农复合经营
对于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建议进行林农复合经营,主要指在林分的行间间作。造林第一年要间作矮秆作物,从第二年开始可以间作高杆农作物。林分郁闭以后可以间作耐荫的药材和食用菌等。
8.1.2 松土除草
林分郁闭前的松土除草可结合林农复合经营进行,每年2~3次,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林分郁闭后,在树行间每年采用拖拉机翻耕一次,将杂草和落叶一并翻入土中。
8.1.3 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施肥的经济效益确定是否施肥。对于进行林农复合经营的林分在间种期间施肥可结合给农作物施肥进行。对于不间种的林分,从造林的第3年开始施肥,每2年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一般在6~7月,施肥量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树木需肥规律而定,结合灌溉,采用以树为中心、冠幅为直径的环状施肥法。
8.1.4 灌水
春季整株苗造林在造林后必须灌透水。根据林地土壤的干旱程度确定是否需要灌水和灌水量。有条件的情况下,速生丰产林可以采用滴灌。
8.2 林木抚育管理
8.2.1 定株除萌
根桩苗造林,要及时定株除萌。当萌条长到15~20cm时,要选留一个粗壮的萌条培育将来的主干,其余萌条全部抹去。在7~8月间,将树干1m以下的侧枝全部除掉。
8.2.2 修枝
2~3年生的幼树,要在冬季剪掉影响顶部生长的竞争枝、卡脖枝。第三年开始隔年修枝,即三年生冬季修掉第一轮枝,五年生修第二轮枝,以此类推,修3~4次,保证主干8m以下无侧枝,并要剪掉主干上的萌条。修枝工具要锐利、切口要平滑,紧贴树干,不留桩。
9 病虫害防治
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见附录F。
10 造林施工设计、质量检查验收和造林技术档案的建立
按GB/T15776-2006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