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北”六期工程实施以来,金塔县不断加大种苗基地建设和种苗质量监管力度,积极开展种苗供需对接及余缺调运,为全县“三北”六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摸清家底保供应。金塔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全县林草种苗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逐村调查育苗合作社、企业、农户等详细信息,摸清育苗种类、面积、数量等底数,科学指导苗木繁育企业根据“三北”六期工程用苗需求,优选苗木繁育种类,扩大苗木繁育面积,并通过订单育苗方式对紧缺苗木进行定向繁育。通过摸底,全县现有林木种苗育苗面积2219.1亩,可提供苗木1967.8万株,主要以胡杨、柽柳、沙枣、白榆、白蜡、樟子松、刺柏、国槐、新疆杨等品种为主,基本能保障全县“三北”六期工程项目苗木供应。
2、强化监管保质量。建立健全全县种苗生产经营管理台账,专人负责,跟踪服务,确保种苗生产经营管理措施全面落地。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种苗市场及种苗质量监管,重点整治行业垄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在春季加强林木种苗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苗木复检,防止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安排专人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全力确保“三北”六期工程用种用苗质量安全。至目前,全县调出合格苗木102.6万株,其中:沙枣47.1万株,毛柳29.5万株,胡杨1.7万株,柽柳4万株,新疆杨2万株,大果沙枣2万株,密胡杨1万株,山杏0.2万株。
3、加大投资保稳定。以实施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林木良种培育等项目为契机,用足用活现有林木种苗繁育项目资金,探索国有育苗单位发展种苗产业新路径、新模式,采取扩大生产、增加产能、调整育苗结构等措施,组织国有育苗单位加大“三北”六期工程紧缺树种的生产培育力度,不断改扩建保障性苗圃规模,发挥好国有育苗单位种苗保供补缺、托底和稳价作用。
下一步,金塔县将加强苗圃地、“三北”六期工程林木种苗质量检查,加大林木良种培育项目申报力度,严格把好重点工程苗木质量关,为“三北”六期工程和国土绿化提供坚实的苗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