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辽宁彰武:最大沙地科尔沁如何锁住京津冀风沙源?|直击“三北”攻坚战①

媒体:封面新闻  作者:内详
专业号:辽宁种苗 2024/5/20 14:38:24

 2024年6月6日,是“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发出一周年的重要节点。

  作为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的“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进展如何?

  日前,封面新闻记者前往率先启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辽宁省进行了采访。

如今的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还想再坚持十年,只要干得动,我就不下山。”2024年5月13日下午,73岁的“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造林大户侯贵,望着不远处一片加装了围栏的绿林对记者说。

  侯贵,彰武县四合城镇人,1951年7月出生,曾连任五届老窝堡村村主任。

  四合城镇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南缘,总面积42300平方公里的科尔沁沙地,不仅是我国最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冀主要风沙源之一。

  采访中,曾有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道“题”——从彰武开车到北京,就算不停车休息,也至少要8个多小时。而如果风力足够大,这里的沙尘飞到北京、天津、河北,比车跑得还要快。

  “只要干得动,我就不下山”

  关于彰武,记者查询到这样一段史料——七十余年前,当地沙化土地面积达52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是辽宁最大的风沙区。

  侯贵也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每当大风来临,便黄沙漫天,走路都只能侧着身体往前挪。“那时,村民们白天耕种的地,不断被流沙吞噬。晚上回到家,还要清理刮到炕头的黄沙,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我向村民立下一个承诺——植树治沙,保住耕地。”2001年,50岁的侯贵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拿出所有积蓄,承包了四合城林场难以治理的农林沙荒地,买下一座冬冷夏热的简易房,开启了一场前途未卜的治沙之战。

  “第一批树苗刚栽下去,就被风沙摧毁了,咬牙再栽,又被吞噬。就这样,和风沙无数次较量后,渐渐摸索出一些造林的经验。”侯贵说,当小树苗最终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一株一株增加,一片一片延伸,黄沙也渐渐停下了脚步。

73岁的“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造林大户侯贵。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绿进沙退的背后,是50岁的侯贵熬成了73岁的老人,但他不后悔的是——在荒山上栽下的树已超过2400亩。到2022年,陆续种的26万余株树苗,有至少20万株活了下来。

  夕阳下落,站在四级的西北风中,侯贵的衬衣被刮起了衣角,贴着头皮的花白头发也被风撩起。但他却迎风挺立,扣子扣得整整齐齐,精瘦得像一尊雕像。他的身后,曾经的荒山已成绿洲。

  “我这一生和沙漠有缘,只要做好治沙造林这一件事,就知足了。”说起“攻坚战”,他相信只要人不退,绿就不会退,而沙就不能进。

  “我会守好这片林”,他坚定地说出这句话,像是立下的又一个承诺。

  “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在“80后”的彰武县委书记杨家佳眼中,侯贵正是“彰武治沙精神”的一个缩影。

  他说,侯贵用二十多年建成的“大漠绿洲”,如今已成为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的一处现场教学点。每年,都有许多学员到这里学习种树经验、感悟治沙精神。

  其实,面对记者采访,侯贵有不少心事没有细说。比如三个女儿都出嫁了,73岁的他不时会想——谁来替他守下去、战下去?但他也坚定地认为,他的这条路,一定会有人延续。“日子总会一天天好的,就像以前住的简易房,冬天冷得受不了,现在有了锅炉,煤和玉米芯子一起烧,可暖和了。”说完,他露出满足的笑。

  延续这片绿、延展这片绿,成了侯贵未改的心愿。对县委书记杨家佳来说,其实也有一个心愿,他略带笑意的说,以前总有人开玩笑,说去了彰武的沙地,总会偷偷带回一些礼物。“他们说的礼物,其实是鞋子里、头发里,甚至衣服里的沙子。现在沙子虽然少多了,但希望这样的‘礼物’以后再也没有了。”

接续奋斗的治沙人,诠释着彰武治沙精神——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绿进沙退”

  其实,地处辽宁、内蒙古相交之地的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大草原。由于过垦过牧、气候变化等原因,这里的生态环境最终严重失衡。

  彰武,也因此成为新中国首个固沙造林研究机构诞生之地。回忆起彰武的历史,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所长于国庆提到这样一组数据——当年,北部沙区的沙层最厚处超过百米,每年约有40%-70%的农田遭受沙灾,粮食亩产不足百斤……

  正是在这样一片曾经令人绝望的土地,诞生了中国三大治沙法之一的灌木固沙为主的综合治沙法。也是在这片土地,开创了樟子松人工治沙的先例,并带动“三北”地区樟子松固沙造林超过1000万亩。

彰武开创了樟子松人工治沙的先例。图为四合城镇一处造林点。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如今的彰武,在科技助力下,已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治沙模式。

  以树挡沙——以入列“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面建设防风带、阻沙带、固土带三条防护林带。

  以草固沙——从2018年开始,启动实施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在北部4个乡镇形成了 至少54万亩山水林田湖草沙相统一的生态治理区。同时,积极打造“漠上草原”旅游观光带,多渠道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以水含沙——实施柳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按照“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原则,对县域内67.35公里柳河进行治理,对柳河保护区、辐射区可用土地实施“稻田湿地”工程,从源头扼住河道及两岸裸露土地的沙源。

  以光锁沙——按防风治沙、土壤修复、光伏发电、粮食生产及产业发展“五位一体”方针,打造光伏治沙模式,破解“人、地、生态”之间的矛盾,构建“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农牧交错生态治理体系。

  两项改良——推动“以肥改沙”,引导科学种植。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砂性,让沙土变沃土。推动“以调减沙”,同时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规模小区建设,降低草原退化风险。

  两项保护——加强“以养退沙”,持续健全养护、保护体制机制,保持生态环境长期稳定并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加强“依法治沙”, 让法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在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国辉告诉记者,造林面积已突破58650亩,牧草补播已达81630亩。“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特色农业,打造美丽乡村、旅游观光带,目前已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

  数据显示,彰武的沙化土地面积,已减少到199.66万亩。沙化土地占比,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96%降至36.56%。“三北”防护林带,已向科尔沁腹地推进13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由2.9%增加到31.47%。扬沙天气,已由1953年的43天减少到近10年的平均5天。粮食年产量,已由不足2亿斤增加到20亿斤。

  对于彰武的转变,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姜生伟形容为——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绿进沙退”。

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通往植树点的沙路上留下的脚印。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努力实现“绿富同兴”

  “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专门制定了《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姜生伟说。

  记者注意到,这份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现有固定沙地植被综合盖度达60%以上。到2030年,现有沙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80%以上,荒漠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70%以上。

面对记者提问,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姜生伟一边思考一边作答。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时间已明确,目标已明确,路线图如何明确?

  姜生伟透露,位于辽蒙省界沿线的辽宁省科尔沁沙地南缘系统治理示范工程区,东起昌图县三江口镇,西至凌源市小城子镇,长1044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涉及昌图县、康平县、彰武县、阜新县、北票市、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市等8个县(市)72个乡(镇、街道、场)。区域面积1793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23.5%。工程区内现有沙化土地面积320万亩,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47.5%,占区域面积17.8%。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34.3万亩,占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5.0%,占区域面积 18.6%。

  “系统治理示范工程划分为沙化治理区和荒漠化治理区,计划完成林草建设任务120万亩,建设农田林网长度 3067公里、面积3万亩,农业耕地治理面面积116万亩,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42万亩。研究探索产业发展、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质量提升等模式和技术,开展23个示范项目建设。其中,沙化治理区15个示范项目,荒漠化治理区8个示范项目。”姜生伟说。

  “目前统计,近一年来已完成综合治理任务493万亩,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可谓首战告捷,但治沙的复杂性、艰巨性仍客观存在。”姜生伟表示,辽宁将根据工作方案,强化落实,把资金和政策集中向沙化地区倾斜,努力实现多要素有机结合。同时,不断走出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道路,实现“绿富同兴”。

  背景

  “三北”工程

  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标志性工程,“三北”工程范围包括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面积达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建设期限从1978-2050年,历时73年,包括三个阶段八期工程。

 

阅读 456
推荐
专业会员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林草种苗APP

请扫一扫或长按

主办单位: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4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