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2.6万亩,经过多年来大力开展工程造林,有林地面积达到110多万亩,宜林荒山的造林绿化任务已经基本结束。但是,除了湿地、特用地外,还有大面积的砾石阳坡、沙化地块、裸岩有待绿化,由于作业难度很大采取常规造林很难取得实效。为了攻破这一难关,自2011年塞罕坝在全场掀起了第二次创业,由此,攻坚造林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截止2015年累计完成攻坚造林面积4万余亩,平均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并在逐年增加。回顾过去我们既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和做法,也有许多今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开展攻坚造林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开展攻坚造林,有效加快了砾石阳坡的绿化速度,虽然作业难度较大,前期投入较高,但是绿化成效显著,做到了一次投入,实现了一次成林的目的,避免了重复投入。同时,扩大了现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林分植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自然生态脆弱的一面减少,森林生态效益显著增强,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攻坚造林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一)攻坚造林的整地密度。根据生产作业难度和土壤立地类型及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常规整地密度一般为:333穴/亩;222穴/亩,攻坚造林整地密度在55穴/亩。
(二)攻坚造林采取的整地方法。沿等高线,利用人工进行穴状整地,穴面规格长70cm×宽70cm×深30cm,较常规整地规格有所加大,采用“品字形”配置,有效拦截地表径流。要求:先定点,后作业,用整地镐破土,清除穴内全部砾石,垒砌于穴面外沿,采用人工背土的方式进行回填踏实,土壤与穴面基本持平,穴面呈现反坡状外高里低,防止降雨造成水土流失。
(三)攻坚造林树种的选择与要求。以抗干旱能力强的樟子松和油松容器苗作为主要栽植树种,容器规格:直径不低于10cm×高度不低于20cm;苗龄在3—4年生,苗木高度控制在20cm—30cm之间,以林场自产和当地培育的容器苗为主,气候条件接近,苗木生长适应能力强,易于成活。
(四)攻坚造林苗木起、运、栽环节的管理。一是在苗木出圃前,及时浇足底水,起苗过程中,要用铁锨撬动容器桶底部,活动后用手握容器桶,摆放与调拨箱内,严禁手提苗木,易造成伤苗和散坨影响成活;二是采用专用苗木调拨箱进行调运,装箱后进行二次补水,调运途中严禁耽误时间,对于运距过远的造林地块,必须进行中途补水,运抵山场最近点集中管理,必须做到避光保存,采取随栽植,随取苗的原则,避免暴露时间过长,失水影响成活;三是加强栽植环节管理,在穴中心靠山体一侧挖好栽植穴,用小刀等锋利器具,在容器桶底部1cm左右的位置,割除容器桶底部及桶底部较长的根系,剥去容器桶,投苗栽植,栽植深度超原土坨2—3cm,扶正苗木,回填湿土,挤紧踏实,整理穴面,完成栽植。
(五)攻坚造林采取的非常规措施。苗木栽植完成一周后,进行二次踏实,充分做到根土密接,防止透风失水。在经过第一次降雨后,栽植穴内土壤充分湿润,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进行穴面铺膜,防止穴面失水,最大限度减少穴内水分蒸发,在铺膜过程中,必须做到靠近苗木根茎部位低于穴面四周,形成漏斗状,在后期的降雨过程中,使雨水能够顺利沿根系进入土壤,最大限度保证苗木的需要。
(六)攻坚造林多年来取得的成效。塞罕坝机械林场于2011年展开攻坚造林,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累计完成攻坚造林面积4万余亩,经过实际调查当年保存率达到99%以上,三年保存率平均达到90%以上,最初的幼树已经成林,苗高从1米以上到几十公分不等,经过实地解剖,苗木根系已经深入地下十几公分到几十公分,已经有了较强的生长和生存能力,完全适应了自然环境。
三、攻坚造林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以砾石阳坡为主,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土层厚度小于2cm,坡度陡一般子在25°—28°左右,主要分布在山顶部位,整地难度大,土壤贫瘠,需要外运土回填,坡面地表植被相对比较稀疏,苗木不能够运抵生产作业地块,需要人工和机械进行二次短运,作业成本加大。
(二)土壤沙化逐步加重,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强,由此导致沙质土壤保水性差、蓄水力弱,保湿性能差,在阳光的照射下低温,土温变化较快,土壤水分流失快,土壤粘合力差,虽然采取铺膜等措施,但是成活率还是相对较低。
(三)裸岩地带由于放牧造成了山体表面破坏,虽然不会出现水土流失,但是恢复难度很大。
四、今后采取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攻坚造林地的看护与管理。一是防止人畜危害,在造林结束后,于当年秋季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通过幼林地管护拨交,将管理权,由生产方转交于管护方,做到责权分清,确保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二是加强有害生物预测预报,防止病、虫、鼠害的发生,确保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
(二)2015年河北省全面推行舍饲禁牧,给塞罕坝造林绿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对一些沙化严重,靠近居民组,治理难度大的地块,在采用攻坚造林的同时,可以参照第三乡林场沙沟子利用黄沙柳扦插的成功经验,同时与种草相结合,再通过封山育林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三)对于裸岩山地,可以采用见缝插针的造林方法,随机定点栽植,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抓住禁牧大好机遇,划定封育区,实行长期封闭式管理,避免人畜对原有脆弱资源(杂草、低矮灌木、零星树木)的破坏。
(四)塞罕坝通过采取攻坚造林,砾石阳坡面积已经明显减少,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但是绿化效果明显,前期造林已经初见成效,应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并值得遭周边地区应用和推广。
总之,塞罕坝要把攻坚造林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制定长远的规划目标,逐年、分期、分批加以实施和治理,坚持用科学经营管理的理念,使塞罕坝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守卫京、津,防风阻沙,涵养水源的绿色屏障。(塞罕坝司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