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竹的病害主要有丛枝病、煤污病、枯梢病、茎腐病、笋腐病、竹竿锈病等,虫害主要有一字竹象虫、竹螟、竹蚧壳虫、竹笋夜蛾、竹蚜虫等。
竹林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行综合防治,结合竹林抚育管理、提高竹类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新造竹林时,对母竹要严格检疫和消毒,不要从遭受病害的竹林中挖取母竹,病竹不能用来造园。要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清除病竹,增加通风透光性,改善卫生环境,增强竹子的抗病力,可以减少竹丛枝病、竹黑粉病、竹竿锈病、竹煤污病、竹疹病等病害的发生。毛竹的枯梢病、茎腐病应及时防治,清理病源、把带病的竹枝或竹竿集中烧毁,防止蔓延。4年生以上的小径竹容易发生竹竿锈病等,应及时砍伐老龄带病植株。
主要病害防治 竹丛枝病。防治指标是发病率≤1%:①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除草施肥;及时剪除病枝并烧毁,严重时全株挖除并烧毁。②严把检疫关,选好母竹。③5月至6月用粉锈宁250倍至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7天1次,连喷3次。
竹煤污病。防治指标是发病率≤1%:①强化竹林抚育管理,控制立竹密度,改善竹林的透光通风环境。②及时清除病枝,并加以烧毁。③及时防治蚜虫和蚧壳虫等媒介昆虫。④避免从病区引种母竹。
主要虫害防治 食笋害虫和食叶害虫对新造竹林危害很大,必须及时防治。
一字竹象虫。防治指标是虫株率≤10%:①秋冬季竹林垦覆松土,清除杂草杂物。②捕捉成虫,成虫多集中在竹笋上,有假死性;清晨或傍晚不甚活动,可人工捕捉。③幼虫期采用40倍50%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2毫升至4毫升可取得95%以上的防治效果。④成虫出土后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至1500倍液喷雾。
竹螟。防治指标是虫口密度≤5头/株:①8月抚育竹林,可直接杀死幼虫。②5月至6月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卵期可利用赤眼蜂防治,幼虫期用白僵菌粉防治。④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雾,2.5%溴氰菊酯乳油0.05%超低量喷雾每公顷150毫升。
竹蚧壳虫。防治指标是虫口密度≤5头/小枝:①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减少虫口数量。②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③笋期用尿洗合剂(尿素0.5千克、洗衣粉1.25千克加水50千克)进行喷杀。④发生初期用4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
竹笋夜蛾。防治指标是虫笋率≤5%:①加强林地管理,清除杂草。②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及时清除退笋。④分别于出笋初期和盛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2次,可取得95%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