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的沙漠广阔无垠、苍凉雄浑,让人心向往之。可真要在这里生活,你又能坚持多久,一个星期?一个月?还是一年?
你要与无尽的风沙抗争。每天早上,你要用力推开被沙掩住的门。你要走出几十里地,才能拉来饮用水。每一丛梭梭、每一棵沙柳,在你眼里都是难得一见的风景。
风沙里,几乎种不活任何作物,牛羊能吃的食物也极其有限,维持生计无从谈起。活不了命,有什么心情欣赏自然之美?
犹如胡杨迎风挺立,又似红柳扎根大漠。打井挖渠、植树种草、防沙治沙……二师三十一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的职工群众与风沙鏖战近70年,付出了巨大努力,打造了一座绿色的生命丰碑。
如今,一道绿色长廊像楔子一样,插在了塔里木垦区,断绝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两大沙漠“握手”的企图。绿色正在向着沙漠深处蔓延、浸染。
治沙,破解生存之困
新疆土地的四分之一是沙漠,而兵团人选择在风头水尾、沙漠边缘垦荒,为了生计,唯有一条路——治沙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千百年来,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人民饱受风沙之苦。流沙摧毁驿站,吞噬村庄,隔绝交通,撕裂绿洲,势不可挡。
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干旱的气候使它成为中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达42.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塔里木盆地中部,是一片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黄沙漫天,寸草不生,人迹罕至。该沙漠系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十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桀骜不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步一步北扩南侵、东拓西进。不断迁徙的沙漠,时时威胁着生态环境安全、制约着经济发展。
而在新疆东南部和甘肃省西部交界处,是库姆塔格沙漠,面积2.2万平方公里,约53%的面积在新疆。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羽毛状”沙丘的沙漠。
你到过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吗?
树木葱茏,水草摇曳,牛羊成群。你很难将眼前的景象,同“死亡之海”“生命禁区”联系在一起。
眼下,驱车行驶在塔里木盆地,即使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在咫尺,眼里也会盛满绿色,因为站在沙漠最前沿的,是纵横交错的生态林。在沙漠前沿,在农田、道路边,生态林、防风林、道路林、田间林、营区林组成的5道生态屏障,已经重重包围塔里木走廊,犹如勇猛的卫士,凛然守卫在两大沙漠前沿。
60多年前,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在新疆的亘古荒原上开出了“军垦第一犁”,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就此拉开,防沙治沙的战斗也就此打响了。
为了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兵团选择在条件更为恶劣的沙漠边缘及边境线进行部署,留在了水、电、路“三到头”的茫茫戈壁滩进行开垦。
1958年5月,“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响遏行云,来自五湖四海的1247名共青团员汇聚在共青团旗帜下。此后,这里取名共青团农场,就是今天的三十一团。
“小风天天有,半碗黄沙半碗酒。大风三六九,风吹石头走。风起黄沙旋,白天变夜晚。”每年春夏之交,两大沙漠像唱对台戏,10级以上大风轮番刮起,沙尘遮天蔽日。
第一批来到塔里木垦区的关秀英老人说:“刚来时这里很荒凉,天天刮风,刚刚还是晴天,大风刮起来两分钟,屋内就要点灯才能看见,拉上窗帘屋里还有细沙钻进来。”
二师三十一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分别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库姆塔格沙漠东南缘,这里干旱少雨,风沙大,植被覆盖率低。这里的风,是令人窒息的干热风。沙漠连同吹起它的风,成为人们的黑色记忆。遮天蔽日的风沙,掠过胡杨、柳树,碧绿的农田满目疮痍。
三十四团护林员查建设小时候就只记得一种味道——沙子的味儿。沙子是啥味儿?不知道,反正喝的水里是沙,吃的饭里也是沙。
沙漠是沙尘暴形成的最大源头,春季沙尘暴的活动尤为频繁,正值春耕的职工可能会因为连续数月的沙尘暴肆虐,无法播种而颗粒无收。
风沙大,种苗也栽不成。“三天两头刮沙尘,大风来了躲一躲,风沙过后,人们个个灰头土脸,刚栽的树苗也被打死了,压沙栽树却只栽不活。”忆起往事,三十一团退休职工王先华一说三叹。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上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频繁,绿色走廊生态林干枯、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两大沙漠以每年5米的速度疾速合拢,最窄处不足3公里,生命的绿色被无情的流沙吞噬。
当时,每年初春到春夏之交,三十一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遭受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10次以上,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塔里木盆地300公里绿色走廊。
危机,咄咄逼人!
治沙,刻不容缓!
团场人都有一笔账:从小处说,治沙关乎每个人的生存空间;从大处讲,它关涉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
种树,种树,年年种树——对当地人来说,这是与风沙抗争的最好手段。
每年春季,坎土曼成为手中的武器,沙漠戈壁成为战场,全团上下无论长幼,成群结队去种树。树种下去,来年死了一大半;再种,又死了一半……蒸发量是降雨量的70倍,在极度干旱的南疆沙漠,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
面对茫茫无际的苍黄,树是兵团人最亲近、最忠诚的朋友。
几十年来,兵团人立下愚公志,要啃硬骨头,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代接着一代干,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要把沙地制服。
几十年来,这个不可一世的大沙漠逐渐开始碰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壁垒,挡住了它的去路。
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建成1000多条防风固沙林带,牢牢锁住了这个世界第二大沙漠,并形成以农田防护林、绿洲外围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和天然防护林为主体的三层防护体系。
沙漠地区的绿色,总有故事,总有奇迹。兵团人骨子里的坚韧与坚持,是很多人能够在偏僻角落坚守一生的漫长诠释。因为这坚韧与坚持,那一片片“不可治愈”的沙地,终于在他们身上长成了希望。
沙海,添绿又生金
梭梭、胡杨、四翅滨藜、罗布麻——沙漠边缘地带主色由“黄”变“绿”,二师三个团场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之路
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向沙漠进军!团场干部职工群众扛起铁锹、背起树苗,接续向大漠深处推进。
沙漠干旱少雨,树苗极难成活,怎么办?三十一团引入节水滴灌技术,有了水,树苗扎下了根,茁壮成长。
“多年以来,三十一团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团场发展的重要位置,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同时,三十一团积极落实林长制工作,每一名干部职工群众都是绿色的守护者。2018年至今,团场人工林面积从25600亩增加到29000亩。”三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强美娟说。
三十一团团部东北约3公里处,曾经是一片土地严重沙化的区域。如今,这里有一片长11公里、宽200米,总面积3300亩的生态林。
“造林不易,守林更难。我要守好林、有了林,就有了希望,团场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三十一团护林员、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王先华说,这片生态林是团场的宝贵资源。
为了有效保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生态林,三十一团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游客来这里开展“认领一棵树、贡献一份绿”的公益活动,为树木修枝、除草,保证树木得到及时维护。
多年来,三个团场始终以构建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和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防沙治沙工作为重点,着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切实加强构建绿洲外围天然荒漠林、绿洲边缘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绿洲内部农田防护生态经济林、人居绿化防护林四级生态防护林体系,探索建立团场主导与社会“能人”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荒漠化治理体系,沙区植被盖度持续增加。
三十四团也曾是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在三十四团生态保护区,“绿毯”一望无际,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长,几乎看不见曾经扎下的草方格。
“草方格扎下后,沙丘就会被锁住,到第二年草开始长起来了,第三年草方格就看不见了。”生态保护区护林员尚新岭说,这些草方格不仅能保证生产安全,还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有效降低了大漠沙丘的流动性,遏制了土地荒漠化。
在生态保护区里还有几万亩的红枣林,绿得格外惹眼。尚新岭感慨地说:“每棵枣树和每一块草方格都是保护区的‘功臣’。”
“十几年前这里很荒芜,我们通过人工促进、自然修复、封育保护,平均每年在团场周边荒漠栽种胡杨、梭梭、沙枣树2000余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三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剑洪说,该团的森林覆盖率由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 28.54%上升到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34.98%。
只有当人们摆脱了生存困境后,才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沙漠、亲近沙漠。
“这片区域总面积1000亩,是正在建设的人工种植罗布麻防沙治沙示范区,于今年首次尝试在四翅滨藜、梭梭种植区间种罗布麻,采用工程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方式改善区域环境。”三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颉彦林告诉记者,生物固沙中除种植梭梭外,这些于7月移栽完成的罗布麻是亮点,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其长势。
罗布麻是耐寒、耐碱、易活的多年生宿根植物,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荒漠化治理的首选植物,其根系在土壤内可生长到5至6米深。
颉彦林介绍,罗布麻能够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它的全身都是“宝”,其花可酿蜜,叶可制茶,籽是上好中药,秆可以加工成纤维,提取后的罗布麻料渣,仍可制成优质板材。
三个团场积极发展“沙经济”,种植盐地碱蓬、肉苁蓉、文冠果等具备经济价值的沙生植物,初步形成“以林养林”“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治沙模式。
眼下,三十三团辖区,一片片盐地碱蓬宛如碧绿的地毯,在茫茫沙海中十分耀眼。“盐地碱蓬很能‘吃盐’,每亩地每年可带走400多公斤盐分,三四年后即可种植常规作物。”三十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廖英说。
2019年,二师铁门关市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成立项目组,在三十三团实施“农排咸水筛选盐生植物及固沙改土应用示范”科研项目。
“项目组在含盐量3%以上的重度盐渍化土壤中成功种植盐地碱蓬、盐角草等26种高耐盐碱植物,对于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盐土咸水’资源生态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推广价值。”项目负责人蒋磊介绍,“盐地碱蓬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保健价值。我们和三十三团共同注册了‘皇硒菜’商标,打造特色有机蔬菜品牌。”
几十年来,二师塔里木垦区三个团场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之路。
生态屏障不仅有效地阻挡了风沙,还为当地的职工群众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他们,种下了这片绿
“我来守!”——总有坚实的足迹默默地延伸向大漠深处,总有一些人选择站在最前线
在浩瀚的星空下,总有一种精神辉映苍穹;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种力量不可阻挡。
当肆虐的风沙吞没了农田、果园,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时,总有坚实的足迹默默地延伸向大漠深处,总有一些人选择站在最前线。
“我来守!”23年前,时任三十一团治沙站站长的刘志友找到王先华,问他愿不愿意干护林员这项工作,王先华想都没想就应下了,自此,王先华和妻子担负起了保护生态林的责任,开始了与风沙抗争的护林生活。
把家搬到偏僻的防护站后,王先华一家人吃水和外出都是难题。他们使用的是抽压井水,抽出来一桶水,小半桶是沙子,水又咸又苦;春天常常狂风大作,窗户都要被风吹破,夏天蚊虫肆虐,晚上睡觉要把头蒙住才行;每次王先华出去巡逻,回来满脸满嘴都是沙子;最让夫妇俩心疼的是两个女儿,因为防护站距离团部6公里,很多地段是软沙,没有路,去团部一趟至少需要1个小时,那时两个女儿都在团部上学,每天天不亮孩子们就得出门……
看到生活这么艰苦,王先华的妻子也曾动摇过,对丈夫说:“要不我们给领导说说,还是回连队承包土地吧,这里生活条件差,孩子们太可怜了。”
王先华虽然很心疼家人,但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只能咬牙坚持,他耐心地安慰妻子:“就是为了改善环境,国家投入了那么多资金和人力建成防护林,肯定需要有人来看守,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我们也绝不能走。”
于是此后的20多年里,巡逻、清理防火隔离带、为树木扎篱笆、检修滴灌带管……王先华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工作,他任劳任怨、不畏艰辛,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这片树林。
“前辈们义务治沙靠人力艰难推进。如今,我们要科学治沙、精准治沙,提升防沙治沙的质效。”9月4日,三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国林业乡土专家宋财富说,在护林员奉献精神的感召下,三十一团很多干部职工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行列,组成了一支27人的专业化生态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覆盖了全团每一个连队。
三十一团南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北临库姆塔格沙漠,两大沙漠最窄处不足3公里,“无风三尺沙、风来沙飞扬”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从小在这片沙漠上长大的宋财富对当年“沙进人退”的场面记忆犹新。
为了阻止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每到造林时节,沙漠边缘,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三十一团干部职工一代接一代地植树造林,在两大沙漠的夹缝地带建成了长11公里、宽200米,总面积3300亩的生态林。
作为“大漠愚公”中的一员,宋财富深知这一片林子长起来多么不容易。如今宋财富每天穿梭在林场里,时刻盯着林场里的一树一草一动物,以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林场。
从小在三十四团长大的查建设回忆起儿时经历的沙尘暴天气,至今记忆犹新,“我记得小的时候,一刮沙尘暴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根本出不了门。尤其每到春播时节,风沙常常把职工播种的作物连根带苗掀飞,人们不得不一遍遍补种。”
1986年,查建设与林业工作结缘,18岁的他刚参加工作就成了一名园林工人。2010年,他主动向团场林业工作站申请成为一名护林员。有人不理解问他为啥要从事又累又辛苦的护林工作,而查建设觉得团场的生态环境脆弱,自己有责任去护林,这是他身为一名兵团儿女的使命。在他看来,护林员能守护团场的每一片绿色,这个职业十分光荣。
从此,育林、护林成了他的工作日常。为了看护好宝贵的绿色资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查建设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不管严寒还是酷暑,每天都要在自己负责的1000多亩生态林里来回巡护,监控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在巡护中修复破损的滴灌管道,除了生态林的巡护管理工作,他还负责9万多亩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一天下来,来来回回能走160多公里路,有些地方只能步行,要走上几个小时的路。”查建设说,护林员常年走着最难走的路,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常常用不到3年就报废了,胶鞋更是不知穿坏了多少双。
“秋季以后,气候干燥很容易着火。我们在做好日常巡护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林带防火工作,提高大家爱护林木的意识。”眼下,做好森林防火是工作重点,查建设有不小的压力,他指着树苗说:“这些都是重点保护对象,看到有人在林带里抽烟,我都会上前劝阻。有人会不理解,但是我都会耐心劝说,要防患于未然。”
树成行、林成网、果满枝、草满滩,初秋的塔里木垦区一派秀美风光。一代代护林员,守护着绿色走廊的宝贵林木,守护着塔里木垦区的片片绿荫。
2002年,李建军退役后回到三十三团工作,成为三十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接过老一辈军垦人的“接力棒”,扛起铁锹走进沙漠,开始种树护林的工作,他的足迹遍布团场林区,行程超过20万公里,和这里的职工开辟出一片片绿洲。
“每年春秋时节,是压沙栽树的黄金期,都要沿着沙漠边缘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每年栽的树不一定能全部成活,得第二年再补栽,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李建军说。
种树补树、放生态水、防治病虫害……这些是李建军工作的一部分,一年四季,他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在三十三团生态防护林区可以看到,荒漠上栽种的一排排胡杨、沙枣树苗已有4米多高,在风沙中顽强地生长着。
李建军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一棵棵梭梭长出了嫩芽,“只要有苗能活,就说明这个沙能治!”被晒脱皮的脸颊、黝黑的皮肤、满是老茧的手心……风沙在李建军身上留下痕迹,但那无数的绿意盎然的沙生植物,也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昔日悠悠古道,今日车水马龙;昔日黄沙漫漫,今日鸟语花香。近70载花开花落、风霜雨雪,在二师塔里木垦区,植树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护林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树却一棵棵挺立起来,俨然一道“绿色长城”,横亘在沙漠前沿。
军垦战士仗剑扶犁,用血汗播下了绿色的种子,绿了新疆的沙漠、戈壁,他们植下的树,今天长成了参天大树,留给后代一片绿荫。
奇迹,在科学治沙中萌芽
“不能为了治沙而治沙”——“光伏+林草产业”的综合治沙新模式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
“人定胜天”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尊重自然规律则是科学理念。防沙治沙既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又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
在三十四团10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光伏板以及送电线路安装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着。
该项目为二师铁门关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由中广核新能源铁门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56亿元,占地3300多亩,规划建设光伏容量100兆瓦光伏电站并配套25兆瓦/50兆瓦时储能设施。
工程结束后,新能源项目将会如何打造呢?据了解,二师铁门关市结合新时代绿色能源发展规划要求,在加快大型光伏基地建设的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林光互补”“牧光互补”“草光互补”等新模式同步开展光伏治沙工作,不但要把沙漠锁住,还要向沙漠要效益。
在光伏项目区内还会选种梭梭、四翅滨藜、罗布麻等根系发达,抗旱、抗盐碱能力强,有着很好的药用、饲用价值且防风固沙能力突出的沙生植物。通过在光伏阵列间推广种植“梭梭+肉苁蓉”“四翅滨藜+罗布麻”等优质中药材和木本饲草,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光伏+林草产业”综合治沙示范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新目标。
“三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意义重大,在过去治理难度极大的沙漠上推广‘光伏+林草产业’综合治沙新模式,潜力巨大。既能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也能极大地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达到良好的治沙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二师铁门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草科科长徐鹏说。
随着二师铁门关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该师市造林绿化的主战场已转移至立地条件较差的绿洲外围和沙漠腹地,适宜造林的地块越来越少,造林成本特别是配套水利设施投入越来越高。
徐鹏介绍,光伏治沙前景很好,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激励,可以极大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事业,缓解政府财政支出负担。经初步调研,在“光伏+林草产业”综合治沙模式下,每亩能创造年产值1.06万元,潜力巨大。
“治沙要统筹考虑沙区的水承载力,不能为了治沙而治沙,更不能涸泽而渔,当前最重要的是防止沙化趋势进一步扩大。”徐鹏说,“我们通过科技和治理模式创新,不仅要将沙漠固得住、锁得牢、治得好,还要实现沙区光热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
二师铁门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进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以林长制为抓手,强化责任监督。科学制定林长制各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及相关部门责任,分级落实任务,推动林长协调解决责任区域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难点问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二师铁门关市生态安全屏障;二是聚焦重点项目,加强部门联动,着重从水资源、资金投入、系统治理等方面解决相关重大问题,为打好攻坚战做好支撑保障;三是注重创新引领,加大林草技术、治理模式、项目推进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探索应用行之有效的新做法、新举措。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斗转星移,兵团的治沙脚步从未停止,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