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绿色和希望从这里不断延伸

媒体:兵团日报  作者:徐敏 阿热依·热依哈
专业号:新疆兵团种苗 2023/11/13 10:49:49

航拍三师四十一团“将军山”公园一隅(资料图片)。李乾红 摄

航拍三师五十一团十六连(资料图片)。崔显朝 摄

叶尔羌河三师四十八团段秋景(资料图片)。奉正云 提供

秋深冬初时节,在三师图木舒克市,登高放眼望去,一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边是世界保存最完整、连片规模最大的原始野生胡杨林,郁郁葱葱地分布在叶尔羌河两侧。簇簇金黄的叶,摇曳在白沙与蓝天间,让人沉醉。

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以“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等为依托,采取沙地造林、封沙育林、封禁保护等措施,植被盖度不断提高;完成人工造林533公顷,封沙育林1333公顷;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333公顷;退耕还林工程完成6000公顷;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全面落实,总补偿面积达到6700公顷。三师图木舒克市沙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从黄沙滚滚到绿意浓浓,从风沙肆虐到绿进沙退,三师图木舒克市沙地治理可以说是兵团沙地治理的“优等生”。

为何三师图木舒克市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绿色长城里,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让我们走进图木舒克市,一窥究竟。

荒芜

——风蚀沙化曾经绿色难觅

在生与死之间绝杀、在存与毁之间搏击——如果阻遏不了沙漠,还谈什么建设团镇,屯垦戍边

在图木舒克市锦绣公园,午后的暖阳照耀着南北湖,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四周围绕的高大树木的树叶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很难想象,数十年前,这里还是风沙肆虐的一片棉花地。

在图木舒克市建立初期,图木舒克市居民买合木提·吐逊还只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在他的印象中,每年3月到7月就是“沙尘季”,沙尘暴一来,遮天蔽日,黄沙漫天,沙丘随风迁移,红柳被连根拔起,两米之外视线就会被阻隔,人们苦不堪言。

“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沙尘暴从远处翻滚着过来,赶紧往家里跑。可还没等人反应过来,沙尘暴已经铺天盖地刮了过来。刹那间,狂风卷着黄沙扑面而来,脸被沙子打得生疼,一米开外什么都看不见,眼睛更是被风沙迷得睁不开。”沙尘暴袭来时的景象,买合木提·吐逊记忆犹新。

“从我记事起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天气。我们愿意多种树,只有树才能对抗黄沙。”买合木提·吐逊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三师图木舒克市建立初期,土地沙化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这里是名为‘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

黑夜只听风声,白日只见云朵

这里是几乎没有动物的‘死亡之国’

大雁不敢停留,小鸟不能掠过

有多少朝代呵——谁也记不得……”

这是著名诗人郭小川于1963年在喀什麦盖提县英尔曼四管处前进三场(现四十六团永兴镇)采风时,创作的诗歌《在大沙漠中间》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描写。

北有天山山脉横亘千古,南有昆仑山脉巍峨绵延,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云霄,东面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望无垠。

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等率人实地踏勘,决定在喀什疏勒县郊区开荒造地,建立一个军垦农场。1950年和1951年,二军教导团和政治部联络部先后进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喀什三角洲一片芦苇丛生、沼泽遍布的地方,开创“军垦第一犁”光辉业绩的四十一团在此成立。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的第一个军垦团场。

早期,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让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曾经,沙漠上的埂子打起来,风一吹就荡然无存;再打,再废;再打,再废……严酷的现实,坚定了兵团人根治沙害、防治水土流失的决心。如果阻遏不了沙漠,还谈什么建设团镇,屯垦戍边?

“不仅要当国土的卫士,还要当生态的卫士。”从三师图木舒克市建立那天起,老一辈兵团人就立志履行生态卫士的职责,誓用种树来保护绿洲。

住地窝子、喝盐碱水,“夜夜黄沙掩门扉”,面对异常艰苦的条件,兵团人毫不退缩,在生与死之间绝杀、在存与毁之间搏击。借助山体的天然屏障,在沙漠边缘推土筑坝,挖渠引水,修建了小海子水库;在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滩,在不毛之地的万古荒原上挖渠修路,开荒造田;在年蒸发量高于降雨量50多倍的干旱地带,年复一年地向沙漠进军,在盐碱沙滩上“搬走”大小沙包十几万座,填平洪沟和坑洼地数千处;坚持加强生态建设,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

与天斗,与地斗,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控制了沙漠化的蔓延。从沙漠中心的一个团场起步,将荒无人烟的沙漠改造成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新绿洲,三师的团场和小镇就这样建了起来。

而今,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400多公里戈壁荒原上的三师16个农牧团场,平均向沙漠腹地推进了30多公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构筑了绵延几百公里阻挡风沙的绿色屏障,在荒原戈壁上建起了一座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军垦小城镇,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社会体系,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生机

——综合治理阻止荒漠化蔓延

梦想照进现实——川流不息的河水,连绵不绝的胡杨林,遍布沙丘的红柳、梭梭等植被,共同构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可逾越的绿色屏障

倘若从空中俯瞰塔里木盆地,就会发现一条郁郁葱葱的“巨龙”横卧在盆地北部。这条“巨龙”便是依托塔里木河水系而生的1500余万亩胡杨林,它占据整个中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

川流不息的河水,连绵不绝的胡杨林,遍布沙丘的红柳、梭梭等植被,共同构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可逾越的绿色屏障。塔河生态系统“锁”住了沙漠的蔓延,给绿洲带来了盎然生机。

塔里木河重要的支流——叶尔羌河,宛如“龙头”一般傲然挺立于塔里木盆地西北。

金秋时节,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城南,上百万亩胡杨林泛黄,迎来最佳观赏季。从空中眺望,连片胡杨密集区一望无际,叶尔羌河静静地流淌其间,构成水色胡杨美丽图画。

层层叠叠的胡杨林和静静流淌的叶尔羌河相互辉映,美不胜收。一棵棵姿态各异的胡杨渐次换上“金装”,金色的叶片随着秋风婆娑起舞,尽情展现着生命的律动。

大胡杨带着不到5年树龄的小胡杨一同迎接深秋,金色叶片在阳光的映照下,自信又姿态万千。从2017年开始,叶尔羌河开始向流域面积内的胡杨林生态输水,得到滋养的繁茂胡杨林,成为阻隔沙漠的“金色生态屏障”。

同一时期,走进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哈拉坤胡杨林区,天蓝树绿,潺潺流水在树林中穿行,一棵棵胡杨挺拔而立。这42.17万亩胡杨林“畅饮”的水,来自110公里之外的三师图木舒克市永安坝水库北库。

每年夏季,向胡杨林区引洪补水是破解胡杨林退化和有效恢复林区生态的有效措施。哈拉坤胡杨林区地处喀什噶尔河下游,原本的老河道早已废弃,上游的水下不去,其余河流引水也只能到达林区边缘,要给核心区补水,只能通过叶尔羌河跨流域生态输水。

今年8月,在图木舒克市永安坝北库,随着水库闸门缓缓升起,清澈的水流从闸门底部涌出,顺着图木舒克市北边的突来买提河奔流向前,经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巴楚县后,涌入喀什噶尔河末端哈拉坤胡杨林区,42.17万亩胡杨林迎来新一轮生态补水。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兵地双方统筹协调。2022年初,充分体现兵地“一盘棋”思想的《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诞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凡涉及兵地环境、交通、能源、水流域等关联度强、密不可分的重要规划,兵地双方坚持自治区统筹、兵团参与,共同编制、共同实施,形成兵地生态环境保护“五统一”工作机制。

作为贯彻落实这一工作机制的具体举措,从2022年开始,围绕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师图木舒克市启动跨流域引洪补水工作。

“跨流域调水期间,洪水进入水库,放出的却是清水,其间我们要解决泥沙沉降、淤积等问题,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终于使上百公里外的天然胡杨林‘喝’上了水。”三师图木舒克市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供水科科长徐海说。

自2022年开始,兵地双方初步建成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河湖连通、蓄泄兼筹、丰枯互济的调水体系。有了这一调水体系,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互连互济,2022年完成调水1.92亿立方米,其中超计划调水0.92亿立方米,让下游胡杨林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守护原始胡杨林的同时,三师图木舒克市各族职工群众还不断向沙漠挺进。

驱车行驶在连接三师五十三团与一师三团的阿图公路上,两侧的道路林是公路上最美的风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树木,伴随着公路不断延伸,怒吼的狂风到了这里也会偃旗息鼓。

这些茁壮成长的树木一定不会忘记一个人——五十三团林业站护林员艾合买提·热西提。艾合买提·热西提自幼跟着父母一起植树造林,与林木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1月,他被五十三团林业站聘用为护林员。2008年,艾合买提·热西提带领其他护林员种下了这片道路林,挖坑、栽种、浇水、施肥、防治,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呵护,30万余棵树成活率在80%以上。从此,绿色和希望不断延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受风沙侵袭的三师图木舒克市各族职工群众早已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化为行动自觉。每年春秋两季植树造林时,三师各团镇职工群众积极踊跃参与。人工营造的层层防风固沙屏障,延缓了土地沙化的进程。

三师图木舒克市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草原保护奖补以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政策,使8.97万公顷天然乔木林、3.68万公顷灌木林地、14.06万公顷草地得到严格保护。三师图木舒克市所辖各团场认真落实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沙区职工群众得到实惠,极大调动了职工群众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

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近年来,以“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等为依托,采取沙地造林、封沙育林、封禁保护等措施,植被盖度不断提高,流动沙地逐渐减少,转变为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

昔日的亘古荒原,早已为棉山麦海、林木果园所覆盖。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从一个千里鸟飞绝的地方变成了生态湿地、胡杨公园、万顷良田。

2017年,图木舒克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被评为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2021年,三师四十一团草湖镇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8年,图木舒克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41.1%,到了2022年达到50.1%,气候每年都在改善。而这座城市本身,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一个“堡垒”,防范着沙漠的侵袭和扩张。

“但期绣陇成千顷”,100多年前,林则徐勘察南疆八城,路过图木舒克时“遇大风,歇三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如今,图木舒克市这片锦绣绿洲已成为镶嵌在大漠边缘的翡翠,南疆大地的明珠。林公的美好愿望,在兵团人坚持植绿播绿、甘当生态卫士的行为中变成了现实。

繁华

——风沙止步换来绿满新城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构建四级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才更深刻体会到每一抹绿的珍贵,才理解生态治理之于无边沙漠的意义。

站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三师图木舒克市,放眼望去,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漠,近处是蓬勃茂盛的红柳、油莎豆、红枣、苹果等各类林果草木,让这里焕发着勃勃生机。

三师图木舒克市周边可耕土地面积越来越大,防风林越来越长,绿化程度不断增加,沙漠林草植被盖度迅速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逐渐向茫茫戈壁、漫漫沙漠推进,气候和生态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履行“生态卫士”职责,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要贡献。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昔日满目的流动沙丘、漫天的风沙已成为历史,如今的三师图木舒克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各族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戈壁荒漠。现在,不论是市区还是团场,绿化覆盖面积都在稳步增长,图木舒克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3.3%。”三师图木舒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科科长王均亮告诉记者。

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开展林业和草原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改善优化各团场的生产生活环境,构建起由团场外围向内部依次分布的荒漠林、防风固沙基干林、道路林和农田防护林,以及居住区绿化林四级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

生态环境日趋友好,推动了当地沙漠旅游业发展。

10月30日,记者走进三师图木舒克市永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只见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湖面上不时有几只鸟儿飞过,随处都可以听到各种鸟的鸣叫声,久久回荡在永安湖上空,奏出一首“秋日交响曲”。

“过去的永安湖没有现在这么美,也看不到这么多鸟。”家住三师四十四团二连的吐孙姑·买买提告诉记者,她亲眼见证了永安湖的变化,“以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水库,如今却是我们周末旅游的好去处。”

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小海子水库是新疆最大的平原水库,永安湖则是小海子水库的组成部分,有永远安定之寓意。永安湖库容量2亿立方米,水质清澈,水面开阔。

自2016年起,三师图木舒克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依托永安湖山水脉络、平原湿地、大漠胡杨等自然风光,将旅游发展与山水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实施永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为2.05万公顷,包括永安湖、蝴蝶沙漠、达坂山、湿地等,成为南疆唯一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种景观融于一体的旅游区。2018年,永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入选“全国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

碧水润黄沙,候鸟栖乐园。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永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候鸟迁徙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每年11月中旬,野鸭、天鹅、绿头鸭、白鹭、黑嘴鸥等陆续前来栖息越冬。数万只候鸟在5万余亩的水面上嬉戏、觅食。蓝天碧水间,芦苇荡随风摇摆,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王均亮介绍,三师图木舒克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包括次生胡杨林、甘草、肉苁蓉、罗布麻、野西瓜等,共有263种。野生动物资源共21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尾海雕、黑鹳、金雕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长耳鸮、短耳鸮、蓑羽鹤、塔里木兔、鹅喉羚等27种。

穿行在三师图木舒克市,白杨树枝繁叶茂,胡杨郁郁葱葱,沙枣树随风摇曳,梭梭、红柳、柠条等沙生植物各展风姿,不时还会遇见来这里“定居”的各种鸟类、野兔、野鸡、黄羊等。

5年前在沙漠边缘新建的五十四团兴安镇,如今也是一片绿色。

“这几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像五十四团这样新建的团场,防沙治沙效果更加突出。得益于团场生态环境变化,这几年每年都会有数千只灰鹤迁徙到五十四团过冬,漫天展翅翱翔的鹤影,为冬日的团镇增添一道亮丽风景。”三师图木舒克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祁宝年说。

随着绿化面积的逐步扩大,沙漠植被覆盖度大大增加,地区气候和生态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如今,五十四团兴安镇区域生态气候发生明显改变,降水量由44.7毫米增加到185毫米,绿化率由8%提升到50%。

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用心血和汗水守护的家园越来越美。从“沙进人退”到绿满新城,兵团职工群众正续写着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边缘,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润心

——产业繁荣促进乡村振兴

向沙漠要地,将荒山变“金山”——行走在油莎豆种植基地,犹如穿行在大草原上,带着青草香的微风拂面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在茂密的防护林外,一边是顺风吹来的风沙,一边是绿油油的一片油莎豆田。在五十四团兴安镇油莎豆种植基地,农机设备在田间忙碌,一粒粒油莎豆破土而出,经过去秧、筛土、除尘等多道工序后,装车送往加工车间。

“目前,我们团种植1.61万亩油莎豆,有收获机36台,平均每台机械每天可收获25亩左右。”五十四团兴安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银琼说。

向沙漠要地,将荒山变“金山”。五十四团兴安镇建团初期土地贫瘠,风沙灾害极其严重。2017年,团场开始尝试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仅有少部分能够长成,很难形成产量,见不到经济效益,唯有油莎豆能够在贫瘠土壤上茁壮成长。

“初期我们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石河子大学的专家,多次来团实地考察,我们团平整后的沙土地,很适合油莎豆的生长。”李银琼说。

经多方论证,五十四团兴安镇将油莎豆作为主导作物,进行推广种植。

油莎豆又名“虎坚果”,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喜光、耐旱、抗盐碱,被誉为“地下核桃”,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同时,种植油莎豆对治沙、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养殖业、带动职工群众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十四团兴安镇油莎豆种植面积由最初的2000亩,扩大到现在的1.61万亩,年产量达到6000吨。五十四团兴安镇油莎豆种植基地也成为全国油莎豆单体面积最大的种植示范基地。

秋日的油莎豆种植基地绿意葱茏,行走在田垄间,犹如穿行在大草原上,带着青草香的微风拂面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荒漠沙丘?

眼下,遍地郁郁葱葱的油莎豆草拉开了丰收的序幕。“小豆子”不仅成为“制绿法宝”,还成为让职工群众致富的“金豆子”。

“原来这一片全是沙地,周边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种不好。自从种上‘金豆子’,产量上来了,我们收入也高了。”五十四团种植户杨寿田说。

今年,五十四团兴安镇积极推动油莎豆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作业,通过招商引进新疆雨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机械化收割。同时,五十四团党委出台补贴政策,职工们踊跃购置了30台油莎豆收获机。

种植户张泽果说:“团里买机器有补贴,我们用上了新型的专用收获机,原本繁琐的收割过程变得越来越轻松。”自油莎豆进入收获季以来,新疆雨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6名技术员每天都忙碌在田间地头,为职工群众答疑解惑,为收获机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油莎豆能够成为职工群众眼里的‘金豆子’,是因为它浑身都是宝,地上部分是饲养牛羊的优质牧草,地下茎块可榨油、做面粉和酿酒,还可加工成各种食品。”李银琼介绍道。

如何引导这刚刚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成为区域优势产业?

五十四团紧盯油莎豆精深加工,积极探索油莎豆制成产品对接市场、油莎豆制成饲料反补畜牧业两条路径,构建以油莎豆为核心的循环产业。

产业发展方向已定,接下来就是落实。近几年,五十四团坚持“种养结合、以草定畜、以畜养地”的发展理念,支持有机肥厂、饲料厂和5000头肉牛养殖场发展壮大,不断延长以油莎豆种植业为主导的“种、养、加”绿色循环产业链,引进粮油食品加工企业2家、机械装备制造厂1家、有机肥加工厂1家、饲料加工厂1家、肉牛养殖场1家,设计开发油莎豆油、饮料、无麸质面粉、白酒、啤酒、饲料等产品,油莎豆“种植—加工—榨油—酿酒—豆粉—高蛋白—饲料—养殖—屠宰—畜产品—冷链—销售”产业链逐步形成。

“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不仅促进了当地食品加工、粮油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更推进油莎豆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李银琼介绍道,今年五十四团油莎豆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预计总产量将达到8000吨,可带动团镇900余名职工群众就业,为他们带来每亩近2000元的纯收入。同时,油莎豆绿色循环产业链已经辐射到周边地方,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

油莎豆是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希望的田野上,绿色果实处处喜人,昔日黄沙换上新颜。

阅读 881
推荐
专业会员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林草种苗APP

请扫一扫或长按

主办单位: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4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