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八旬、满头白发的马献民话语不多,径直将记者带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红旗农场的一片梭梭林。
3月初,白雪皑皑的戈壁滩上,干枯的梭梭看上去没有丝毫生机。“放心吧,它们顽强着呢,只要有点雪融水,就能在春天复苏。”老人信心满满。
红旗农场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全场220万亩土地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沙漠。刮一次风,黄沙能铺满院子、没过脚脖。风沙刮的次数多了,就得在沙漠里找房子。
种树的念头萌发于1999年。那一年,在沙漠边种庄稼的三连职工马献民又一次亏了本。天天在地里忙活,风沙一来,庄稼苗被连根拔起,一年的汗水白流。短短三年,他就欠下了15万元的债。
心一狠,脚一跺,马献民决定植树治沙。第二年,他与农场林业部门签订了协议,承包5000亩戈壁荒滩。到了2003年,马献民退休了,他将退休金、退耕还林款一股脑拿出来,全身心投入植树中。
沙漠边种树,哪有那么容易。亲朋好友没有一个支持,都劝他带孙子享清福。马献民的“犟脾气”上来了,他背上铺盖卷一头扎进戈壁荒滩中,垒房子、建羊圈,一边种树,一边放羊。
头顶烈日、脚踩黄沙,马献民整日在戈壁滩上拼命,种了100多亩树苗。一春一夏过去,几场大风吹过,活下来的梭梭苗连20%都不到。
但马献民没有放弃。他摸索出了树窝周边埋麦草的方法,刮风时也能固沙保苗。家里人看劝不住他,也都加入进来。春秋时节是压沙栽树的黄金期,全家齐上阵,3块石头支起锅,开水泡馍当饭吃,饭里的沙子硌得牙吱吱响。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第三年,老天帮忙,雨水多、墒情好,树苗大部分成活了,马献民的干劲更足了。没有人知道他吃过多少苦。“他骑过骆驼、毛驴,还骑坏了三辆自行车。有一次从骆驼上摔下来,断了三根肋骨。”老伴的言语里满是心疼。
一年又一年,从春到冬,20年的辛勤付出,他和家人种活了30多万棵梭梭树,长成了2100多亩梭梭林,在沙漠边缘创造了“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
通过无人机俯瞰,一条宽约4米的梭梭林带就像一名生态卫士,将红旗农场的万亩农田挡在身后,阻挡着风沙蔓延。正是在这条林带的保护、涵养下,风沙小了,周边的农田也增产了。
马献民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从2009年开始,他向专家取经,尝试在梭梭树下种植肉苁蓉。如今,肉苁蓉的种植面积扩大到800多亩,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双丰收。
如今,这位八旬老汉依然倔强地坚守在那片梭梭林里,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干到干不动为止”。看着年迈的老父亲,大儿子马存富接过“接力棒”,也踏上了植树治沙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