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很大,林业肩负的生态重担不轻。然而林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硬骨头”,一些从业者尝试从树下“淘金”反哺林业,可发展林下经济知易行难:产业间的对接不仅需要各方有亲和力,更考验从业者“嫁接”方式的好坏。日前,在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期间,宜良泛亚花木城举行了“林下经济论坛”,与会代表围绕“培育云南林下经济新增长点”的主题倾囊相授,解了不少从业者的心结。
经济与生态的“博弈”
据云南林业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6000万亩,产值600亿元。其中昆明市林下经济发展规模为52.9万亩,产值达15亿元,初步形成了全市西、北、东部林下生产,中部加工物流的格局。
为什么如此重视林下经济发展?云南省林业厅改革与产业处处长李伟平表示,去年习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提出了“一区、一兵、一中心”的发展目标。“其中‘一兵’指生态文明排头兵。”在“生态文明”林业建设中,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是衡量的重要指标,但为保护生态而发展林业,老百姓收益难免受到影响。“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或补贴的方式我国暂时难以实现,所以发展林下经济就是必走之路,其目的是要让参与者‘不砍树也能致富’。”
确切地说,林下经济是一种复合型产业形式。当下云南林下经济主要涉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四个板块。其中云南的林下中药材、蘑菇、花卉种植有着“先天”优势,在这些领域深耕的企业不少,如云南利鲁环境有限公司、昆明兴海绿化有限公司、宜良泛亚花木城等;而在森林利用方面,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公园、西双版纳的野象谷都已形成较成熟的经营模式。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寻找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是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李伟平以“林药”举例谈道,发展林下药材是为了利用返璞归真的生产环境,提升药材品质。但有人为了规模化发展,把林下清理得非常干净,破坏了林地原有的生物多样性。“林下养殖如果密度控制不好,也会导致寸草不生,从而出现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李伟平认为经营强度的问题若不重视,会让林下经济发展本末倒置。
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一江对该问题也很重视。该公司结合先进的保真花技术,采用云南丰富的林下花卉资源,搭建了一条“林花加工”产业链条。不过让苏一江感到遗憾的是,有人在发展林业时过度使用除草剂,导致林下花卉生产受到影响。“小花卉有大产业,但一定得是保护性开发。”苏一江在会上呼吁。
一同呼吁的还有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会长苏豹。他认为,林业与中药息息相关,植物之间有互补性,任何一种植物都不可能长久单独生长,因为如此对药材品质不利。苏豹提到了三七。“当下云南三七连作障碍这一问题非常突出,品种出现了退化,病虫害严重,未来发展必须走林下。”他强调说,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重视并利用植物生长的互补性,从而保护林地的生物多样性,这样就不会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林地、破坏生态。
产业化与品牌化是短板
据了解,云南省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二位,而林下经济产值只占全国的9%,薄弱的产业化开发与品牌化打造是制约云南林下经济发展的短板。
以“林药”为例,云南被誉为“药材之乡”,药材品种超过6000余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不过,我们应该强调资源可以形成产业的优势,而非单纯说资源优势。”苏豹举例说,云南石斛资源丰富,开发已有十余年,但至今全省仍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在浙江,一个石斛品种有几十亿元的产值,可我们还停留在卖苗阶段。”而其他许多云南本土药材也有自给不足的尴尬,大部分中药材仍以初级原料出售。
苏豹指出,云南“林药”深加工程度及创新程度都较低,产业链不完善,最终导致了市场竞争力不强。他建议云南相关部门应积极加以引导,从一两个品种入手,研究终端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完善产业链条。
苏一江则用“资源大、产业小、效益低”形容云南林下花卉产业的现状。他说,云南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开发并不充分。花卉的商业开发可以从花朵扩大到叶、枝、果,这样开发的产品才能具有多样性。而他的团队就是采用从野生资源中寻宝的方式,开发出了“梦之草”保真花品牌。据苏一江介绍,“梦之草”的资源大多是公司从森林中寻找的花材,这些不起眼的野花经过加工包装后,特性突出,彰显了企业品牌。
除了“林花”及“林药”外,占据全国市场份额七成的“林菌”也有同样困扰。据云南牛肝菌协会会长车玥泉介绍,2014年,云南省野生菌产值达67亿元,占全国70%以上,但目前省内规模加工企业不足百家,缺乏品牌优势。
车玥泉表示,近年来云南野生菌消费市场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但产量增速只有14%,发展空间还很大。她呼吁成立行业基金,因为野生菌的季节性非常明显,每年6至8月是囤货期,需要大量资金采购货源。此外,车玥泉还希望相关从业者加强“林菌”的品牌打造,让其能像普洱茶一样享誉全国。
要尽快补齐云南林下经济产业化与品牌化的短板,离不开政府的高位助推。李伟平表示,云南省林下经济“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是1亿亩,产值1000亿元。“前途远大,但道路曲折。”目前全省力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攻克技术难关;此外,省政府对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有两方面资金扶持,一是用于技术培训及实用技术推广的专项资金,另一个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贷款贴息资金。